|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情况下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性。
1、病毒感染约80%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通常具有自限性,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连花清瘟胶囊、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
2、细菌感染当出现黄脓痰、持续发热时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多由肺炎链球菌等引起,需医生评估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3、混合感染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出现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需通过血常规等检查鉴别,治疗需兼顾抗病毒与抗菌,避免自行联用药物。
4、继发感染感冒后可能继发中耳炎、鼻窦炎等细菌感染,出现耳痛、脓性分泌物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推荐局部用药或口服抗生素治疗。
感冒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空气流通,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需及时就诊,避免滥用抗生素。
乙肝患者需定期复查的项目主要有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肝脏超声检查、甲胎蛋白检测。
1、肝功能检查通过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异常时需缩短复查间隔。
2、乙肝病毒DNA检测定量监测病毒复制水平,判断抗病毒治疗效果,通常每6个月检测一次,高病毒载量者需增加频次。
3、肝脏超声检查筛查肝硬化、肝占位等器质性病变,无肝硬化者每年1次,肝硬化患者需每6个月复查。
4、甲胎蛋白检测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标志物,建议每6个月联合超声共同筛查,肝硬化患者可缩短至3个月。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复查项目及周期应根据个体病情由专科医生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