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母乳喂养调整、换血治疗等方式干预。黄疸通常由生理性因素、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
1、光照疗法:蓝光照射是首选治疗,通过光异构作用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建议家长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周期,期间注意保护婴儿眼睛及会阴部。
2、药物治疗:严重病例可遵医嘱使用白蛋白注射液、苯巴比妥片、茵栀黄口服液。家长需观察用药后大便颜色及精神状态变化,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喂养调整:母乳性黄疸需增加喂养频次至每日10-12次,必要时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家长应记录婴儿大小便次数及体重增长情况。
4、换血治疗:溶血性黄疸当胆红素超过警戒值时需进行换血。该操作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由专业团队完成,家长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日常需保证婴儿充足睡眠,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出院后定期随访胆红素水平。出现嗜睡、拒奶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
小儿腹泻可能由喂养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
1、喂养不当过早添加辅食或食物成分不当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家长需调整喂养方式,逐步引入易消化食物如米汤、胡萝卜泥。
2、肠道感染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肠黏膜损伤,通常伴随发热、呕吐,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制剂。
3、食物过敏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必要时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避免接触过敏原。
4、乳糖不耐受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导致糖类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酸臭便,可临时使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乳糖酶补充剂。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腹泻期间补充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持续水样便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