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便秘,但更常见的是腹泻。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黏膜层,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因炎症导致肠管狭窄或肠道功能紊乱时,可能表现为便秘。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以腹泻为主要表现,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多呈糊状或水样,混有黏液、脓血。当病变累及直肠时,常伴有排便不尽感。但在疾病缓解期或左半结肠受累较轻时,可能因肠蠕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而出现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等便秘症状。部分患者因长期使用止泻药物或饮食结构改变,也可能诱发便秘。
少数特殊情况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肠管纤维化狭窄或肠梗阻时,便秘可能成为突出症状。此时多伴有腹胀、腹痛进行性加重,腹部触诊可扪及条索状包块。需警惕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该情况表现为突发腹胀、便秘伴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中毒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现便秘时应记录排便频率与粪便性状变化,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泻药。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摄入,如西蓝花、苹果等,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若便秘持续或伴随腹痛加重、便血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肠镜评估病情活动度。活动期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制剂,必要时联合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