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成人发烧38℃多数情况下无须立即服用退烧药,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优先采取物理降温。是否需要用药需结合患者基础疾病、症状耐受度、发热原因等因素综合判断。
1、体温评估:38℃属于低热范畴,若精神状态良好且无严重不适,可通过多饮水、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
2、症状观察:若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明显症状,或体温持续上升超过38.5℃,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退热药物。
3、病因排查:感染性发热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非感染性发热需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等潜在病因。
4、特殊人群:孕妇、慢性病患者或免疫低下人群,即使低热也建议尽早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
发热期间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体温监测间隔不超过4小时,若72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紧急就诊。
咳嗽感冒一般持续3-7天,实际时间受到感染类型、免疫力强弱、护理方式、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感染类型:病毒性感冒通常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细菌感染可能延长恢复时间,需医生判断是否使用抗生素。
2、免疫力强弱:体质较好的孩子恢复较快,免疫力较弱或早产儿可能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家长需注意观察精神状态。
3、护理方式:保持室内湿度50%-60%,多饮温水有助于缓解症状。家长需避免让孩子接触冷空气或二手烟等刺激物。
4、并发症:若合并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会延长病程,当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时需及时就医。
建议家长每日记录症状变化,咳嗽期间可少量多次喂食温热的梨水或苹果汁,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