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装心脏起搏器的利与弊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装心脏起搏器的利与弊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蒙岭
蒙岭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装心脏起搏器可有效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改善生活质量,但也存在感染、设备故障等风险。利在于恢复心脏正常节律,提升运动耐力和生活品质;弊包括手术并发症、设备依赖性和心理负担。
1、心脏起搏器的益处
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起搏器可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避免因心跳过慢导致的晕厥、乏力等症状。对于运动耐力的提升,起搏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使其日常生活更加自如。起搏器还能预防因心律失常引发的猝死风险,延长患者寿命。
2、心脏起搏器的风险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手术虽然成熟,但仍存在一定风险。术后可能发生感染,尤其是伤口感染或设备相关感染,需长期监测。设备故障也是潜在问题,如电池耗尽或导线断裂,可能需再次手术更换。部分患者对起搏器产生心理依赖,担心设备失效,影响心理健康。起搏器可能干扰某些电子设备,如机场安检或核磁共振检查,需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3、手术与术后管理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将电极导线通过静脉送入心脏,再将起搏器植入胸部皮下。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设备功能及电池状态。药物治疗方面,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预防感染,或使用抗凝药物降低血栓风险。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涉及上肢的活动,以防止导线移位。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4、心理与生活调整
植入起搏器后,部分患者可能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需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家人和朋友的关怀对患者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如大型电机或磁共振设备。运动方面,可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瑜伽,以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手术风险和术后管理需引起重视。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随访,注意生活细节,保持积极心态,以最大化起搏器的益处,减少潜在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太饿会导致高血压吗

太饿不会直接导致高血压,但长期饥饿可能通过影响代谢和心血管健康间接增加高血压风险。高血压通常由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肥胖、遗传因素和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饮食不规律:长期饥饿可能导致暴饮暴食,摄入过多高盐高脂食物,增加血压波动风险。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 2、压力过大:饥饿状态下,身体可能分泌更多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导致血压升高。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或适度运动缓解压力。 3、肥胖:饥饿后暴饮暴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控制热量摄入,结合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维持健康体重。 4、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更易患病,饥饿可能加剧遗传倾向。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药物干预,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 5、慢性疾病:饥饿可能加重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间接导致高血压。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氯沙坦钾片50mg每日一次。 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建议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减少盐分摄入,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骑自行车或瑜伽,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就医干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