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畅妮
陈畅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1到3岁婴幼儿喂养指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者其它乳制品逐渐过渡到食品的多样性;第二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这个食物我们尽量给孩子做到细、软、碎、烂;第三要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辅食,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清淡口味;第四要在良好的环境下规律的进餐;第五要鼓励孩子多去户外游戏活动;第六我们每天要足量的饮水;第七我们要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的各种指标;第八就是要确保饮食的卫生,严格各种餐具的消毒保证饮食的卫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0岁小孩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10岁儿童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可能伴有发热,可通过调整饮食、补液、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寄生虫感染、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 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是儿童胃肠炎的常见原因,患儿可能出现水样腹泻、低热症状。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尿量及精神状态,防止脱水。

2. 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黏液脓血便、高热。需进行大便培养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细菌性胃肠炎患儿应隔离处理,家长需对患儿用品进行消毒。

3. 饮食不当

进食生冷、变质食物或暴饮暴食可能引发非感染性胃肠炎,症状较轻且无发热。建议暂停固体食物6-8小时,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症状缓解后可逐步尝试米汤、馒头等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胃肠。

4. 寄生虫感染

贾第鞭毛虫、蛔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腹泻、营养不良。需通过粪便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硝唑片等驱虫药。家长需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避免接触污染水源。

5. 药物刺激

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胃肠炎,表现为用药后出现的腹痛腹泻。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家长需记录患儿用药史,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

患儿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保持腹部保暖。恢复期饮食遵循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的渐进原则,优先选择粥类、煮烂的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每日补充足够水分,可适量饮用苹果汁补充电解质。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时,家长须立即带孩子就医。痊愈后仍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街头摊贩售卖的生冷食品,定期对儿童餐具进行高温消毒。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