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肺炎耳朵疼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肺炎耳朵疼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肺炎耳朵疼可能与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鼻窦炎、扁桃体炎、肺炎链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肺炎患儿出现耳朵疼痛时,家长需警惕并发症,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 中耳炎

肺炎可能引发急性中耳炎,因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导致。患儿表现为耳痛、耳闷、听力下降,婴幼儿可能频繁抓耳或哭闹。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治疗。家长需保持患儿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

2. 咽鼓管功能障碍

肺炎引起的鼻咽部充血肿胀可导致咽鼓管阻塞,造成耳部胀痛或闷堵感。这种情况多随肺炎好转而缓解,可通过咀嚼口香糖(适合年龄较大儿童)、做吞咽动作帮助咽鼓管开放。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儿耳部缓解不适。

3. 鼻窦炎

肺炎合并鼻窦炎时,脓性分泌物可能经咽鼓管逆行感染,引发耳部牵涉痛。患儿常有黄绿色鼻涕、头痛、面部压痛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生理海水鼻喷雾清洗鼻腔,并开具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家长需帮助患儿保持头部抬高睡姿。

4. 扁桃体炎

肺炎伴随急性扁桃体炎时,炎症可能放射至耳部神经引发疼痛。患儿可见咽痛、吞咽困难、扁桃体化脓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V钾片、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药物。家长应给患儿提供温凉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5. 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可能同时侵袭中耳和肺部,引起肺炎伴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往往高热不退,耳痛剧烈,鼓膜可见充血膨隆。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等强效抗生素,严重者需鼓膜切开引流。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和精神状态变化。

肺炎患儿出现耳朵疼痛时,家长应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减少患儿哭闹以防加重耳压。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南瓜泥、胡萝卜汁等食物,有助于呼吸道和耳道黏膜修复。若耳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等症状,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发烧能出门透气吗

小孩发烧期间是否出门透气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体温较高或精神状态不佳,建议居家休息;若体温较低且状态良好,可适当外出。 1、体温判断:小孩发烧时,体温是决定能否出门的关键因素。若体温超过38.5℃,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外出受凉或加重病情。若体温在37.5℃-38.5℃之间,且精神状态良好,可适当在天气温和时外出透气,但需避免剧烈活动。 2、精神状态:发烧时,小孩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外出的可行性。若出现嗜睡、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外出消耗体力。若精神活跃、食欲正常,可适当外出,但需控制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天气条件:外出的天气条件也需考虑。若天气寒冷、风大或下雨,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受凉或感染其他疾病。若天气温和、阳光充足,可适当外出,但需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 4、外出环境:选择外出的环境也很重要。建议选择空气清新、人流量少的地方,如公园或小区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外出时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5、外出时间:外出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控制在30分钟以内,避免过度疲劳。外出后需及时回家休息,补充水分,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升高或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外出并就医。 小孩发烧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汤、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补充水分,如温水、果汁等,帮助降温。居家环境需保持通风,避免过热或过冷。若体温持续升高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