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得了败血症怎么办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了败血症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林丽丽
林丽丽 桂林南溪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败血症是各种致病菌侵入血循环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患有败血症的患儿,需及时去当地公立三甲医院进行治疗。这种疾病是可以康复痊愈的,及时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对病情危重者宜选取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足量,开始时剂量应偏大。有效的抗菌药物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所以不用过于担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利于孩子早日康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化疗后血小板降低怎么办

化疗后血小板降低可通过输血、药物治疗、饮食调节、休息管理、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化疗后血小板降低通常由骨髓抑制、药物毒性、营养不良、免疫反应、感染等原因引起。 1、输血: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或伴有出血症状时,需紧急输注血小板。输血可快速提升血小板水平,减少出血风险。输血前需进行血型匹配和交叉配血,确保安全。 2、药物治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是常用的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剂量为300U/kg,每日皮下注射。白介素-11IL-11也可用于提升血小板,剂量为50μg/kg,每日皮下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短期使用,剂量为1mg/kg,每日口服。 3、饮食调节: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绿叶蔬菜等,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生成。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壁弹性。 4、休息管理:化疗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减少出血风险。睡眠环境应安静舒适,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时间。情绪管理也很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身体恢复。 5、定期监测:化疗后需每周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时,需增加监测频率。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是否有出血点,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化疗后血小板降低患者应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豆制品等。适量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血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