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突然奶水减少可能由情绪波动、营养不足、哺乳频率降低、乳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调节、饮食调整、规律哺乳、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 情绪波动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会抑制催乳素分泌。建议通过冥想、倾诉缓解情绪,无须用药。
2. 营养不足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缺乏优质蛋白或水分会导致泌乳减少。可多食用鲫鱼汤、牛奶、鸡蛋等食物。
3. 哺乳频率降低婴儿吸吮刺激不足会减少乳汁合成。应保持每天8-12次哺乳,夜间至少喂养2次。
4. 乳腺炎可能与细菌感染或乳汁淤积有关,表现为乳房胀痛、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对乙酰氨基酚、蒲公英颗粒等药物。
哺乳期需保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摄入韭菜、山楂等回奶食物,发现硬块或发热应及时就医。
胎儿脑积水20mm可通过定期超声监测、脑室腹腔分流术、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胎儿脑积水可能与先天性畸形、宫内感染、染色体异常、中脑导水管狭窄等因素有关。
1、定期超声监测轻度脑积水需每2-4周复查超声,动态评估脑室扩张程度及头围增长情况,多数单纯性脑积水可能自行稳定。
2、脑室腹腔分流术出生后进展性脑积水可选择该术式,通过分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吸收,需注意分流管堵塞或感染等并发症。
3、内镜下造瘘术适用于中脑导水管狭窄病例,通过内镜在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建立新通路,创伤小于分流术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4、病因治疗合并宫内感染需抗感染治疗,染色体异常需遗传咨询,严重结构畸形需多学科评估是否继续妊娠。
建议孕妇加强产前检查,避免接触致畸因素,确诊后由产科与小儿神经外科联合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