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糖尿病患者多久会得糖尿病肾病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患者多久会得糖尿病肾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如果能够积极进行治疗并有效控制血糖,通常不会迅速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一般来说,未及时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可能在5到10年内出现糖尿病肾病的症状。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高糖环境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的疾病,常见表现包括蛋白尿和水肿。
1、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如果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使用如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来降低血糖,并严格遵循医嘱,同时注意饮食和运动调节,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饮食方面,尽量避免高糖食物,如蛋糕和巧克力等,运动方面,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等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保护肾脏健康。
2、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如果在早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可能会加重。此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或阿卡波糖片等,必要时还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密切观察身体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为了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合理膳食,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遵循医嘱,定期检查,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双肾囊肿怎么消除

双肾囊肿可通过定期复查、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穿刺抽液、手术切除等方式消除。双肾囊肿通常由遗传因素、感染、肾脏损伤、年龄增长、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定期复查:对于无明显症状的小囊肿,定期进行B超或CT检查,监测囊肿大小变化。若囊肿无明显增大且未引发不适,可暂时观察,无需特殊治疗。复查频率一般为每6-12个月一次。 2、饮食调节: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绿叶蔬菜等,有助于维持肾脏健康。同时,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3、药物治疗:对于伴随感染或炎症的囊肿,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500mg,每日2次或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3次进行抗感染治疗。若囊肿引发高血压,可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或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1次控制血压。 4、穿刺抽液:对于较大且引起明显症状的囊肿,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抽液。该方法通过细针抽取囊内液体,缓解压迫症状。穿刺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感染。 5、手术切除:对于囊肿较大、反复感染或引发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腹腔镜下囊肿去顶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术后需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复发。 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类、豆制品。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肾脏健康。若囊肿持续增大或引发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