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肠镜检查多长时间做一次

|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镜检查多长时间做一次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肠镜检查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5-10年进行一次。具体检查频率需结合个人肠道健康状况、家族病史及医生评估结果综合决定。

对于无肠道疾病症状且无高危因素的普通人群,首次肠镜检查结果正常后,通常可间隔10年复查。若检查发现少量低风险息肉并及时切除,医生可能建议3-5年后复查。存在多发性息肉、较大息肉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异常情况时,复查间隔会缩短至1-3年。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者,需根据病变范围和控制情况每1-2年监测。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或本人有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等高危因素,可能需从40岁前开始筛查并提高检查频率。

肠镜检查前需按要求完成肠道准备,检查后注意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日常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控制红肉及加工食品、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无须拘泥于常规筛查间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腹坠胀有排便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小腹坠胀有排便的感觉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便秘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1、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通常由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小腹坠胀、排便感增强。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腹部按摩帮助缓解症状。症状持续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小腹坠胀、排便习惯改变。患者需注意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避免摄入产气食物。医生可能开具匹维溴铵片、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等调节肠道运动的药物。

3、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可导致小腹坠胀感,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需增加每日饮水量,促进细菌排出。确诊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用药需完成规定疗程。

4、盆腔炎

女性出现小腹坠胀需警惕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引起,可能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治疗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可能需要住院静脉用药。

5、便秘

粪便堆积可产生持续排便感,多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导致。建议每日摄入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建立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

日常应注意保持腹部保暖,避免久坐,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饮食、情绪的关系,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发热、血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完善肠镜、尿常规等检查。女性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