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肾移植后脚肿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移植后脚肿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移植后脚肿可能与排斥反应、药物副作用、感染、静脉回流障碍、蛋白质缺乏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用药、抗感染治疗、改善循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干预。

1、排斥反应

肾移植后机体可能对移植肾产生免疫排斥,导致肾功能异常和水分潴留。急性排斥反应常伴随发热、移植肾区胀痛、尿量减少,慢性排斥反应则表现为进行性水肿和肌酐升高。需通过肾穿刺活检确诊,治疗需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冲击或调整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方案。

2、药物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可能引起水钠潴留,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会促进脂肪重新分布导致下肢水肿。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还可能损伤肾小管功能。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减少剂量或更换为西罗莫司片等替代药物,同时配合呋塞米片利尿。

3、感染并发症

术后免疫抑制状态易继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和低蛋白血症。可能出现伤口渗液、尿频尿痛等症状。需通过PCR检测或尿培养明确病原体,使用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抗病毒或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严重时需暂停部分免疫抑制剂。

4、静脉回流障碍

长期卧床或髂静脉受压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单侧肢体突发肿胀伴皮温升高。可通过血管超声确诊,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必要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日常可穿戴医用弹力袜,避免久坐久站。

5、营养代谢异常

术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大量蛋白尿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患者可能伴随指甲苍白、毛发干枯等表现。需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适当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饮食增加鸡蛋清、鳕鱼等优质蛋白,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

肾移植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记录水肿部位和程度。避免高盐饮食和剧烈运动,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定期复查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禁止自行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出现持续水肿加重、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急诊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黄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尿黄可能由饮水量不足、食物色素影响、药物作用、肝胆疾病、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停用染色药物、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改善。

1、饮水量不足

机体水分摄入不足时,尿液浓缩会导致颜色加深呈深黄色。常见于高温环境作业、运动后未及时补水等情况。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水,观察尿液恢复淡黄色透明状。若持续缺水可能引发脱水,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

2、食物色素影响

食用含天然色素的胡萝卜、火龙果等食物,或人工色素的饮料可能导致暂时性尿黄。停止摄入相关食物后24-48小时可自行消退。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B2补充剂也会使尿液呈亮黄色,属于正常代谢现象。

3、药物作用

服用利福平胶囊、呋喃妥因肠溶片、维生素B2片等药物时,其代谢产物可使尿液染色。通常停药后即缓解,用药期间无须特殊处理。但若伴随皮肤黄染或巩膜黄染,需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4、肝胆疾病

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可能出现橙黄色尿液,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胆管结石等疾病。多伴随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症状。需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确诊后可选用茵栀黄颗粒、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

5、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时可能出现深黄色浑浊尿,多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大肠杆菌感染常见,可通过尿常规确诊。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需保持会阴清洁并多饮水冲刷尿道。

日常需保持每日充足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时需排除食物药物干扰因素,若持续3天以上深黄色尿或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及泌尿系统。肝胆疾病患者需限制高脂饮食,尿路感染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