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手指头骨折后握不住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指头骨折后握不住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熊革
熊革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手指头骨折后握不住可能与骨折未愈合、肌腱损伤、神经损伤、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因素有关。手指骨折后局部结构破坏或功能恢复不足会导致握力下降,需结合具体损伤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

1、骨折未愈合

骨折后骨痂形成需要4-8周时间,若过早活动或固定不牢固可能导致愈合延迟。表现为局部压痛、异常活动,X线显示骨折线清晰。需重新调整外固定支具,严重时需手术内固定,可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恒古骨伤愈合剂等促进骨愈合。

2、肌腱损伤

骨折伴随肌腱断裂或粘连时,手指屈伸功能受限。主动屈指时可见肌腱滑动异常,被动活动范围大于主动活动。需通过肌腱松解术或缝合术修复,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可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粘连。

3、神经损伤

骨折碎片压迫或牵拉指神经会导致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表现为手指麻木、捏持无力,肌电图检查可确诊。需手术解除神经压迫,营养神经治疗可选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

4、关节僵硬

长期制动易导致关节囊挛缩和软骨退化。表现为关节活动时有弹响、主动活动度小于正常侧60%。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松动术,配合蜡疗、超声波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5、肌肉萎缩

制动超过3周会出现肌肉废用性萎缩。表现为患指周径较健侧缩小,肌电图显示运动单位电位减少。需循序渐进进行握力球训练、抗阻练习,配合电刺激治疗,可补充乳清蛋白粉促进肌纤维合成。

骨折后2周内应严格制动,拆除固定后每日进行温水浸泡和被动牵拉。康复期可抓握硅胶握力器从50克阻力开始训练,每餐保证20克优质蛋白摄入。若6周后握力仍未恢复50%以上,需复查核磁共振评估软组织愈合情况。避免用患指提重物或突然发力,防止二次损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自己如何矫正驼背

驼背可通过调整姿势、加强肌肉锻炼、使用辅助工具、物理治疗及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驼背可能与长期不良姿势、肌肉力量失衡、脊柱退行性变、骨质疏松或先天性脊柱畸形等因素有关。

1、调整姿势

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是矫正驼背的基础。坐立时腰部挺直,双肩自然放松,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前倾。站立时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收腹挺胸。建议每30分钟起身活动一次,避免久坐或久站加重脊柱负担。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也有助于维持正常脊柱曲度。

2、加强肌肉锻炼

强化背部及核心肌群能有效改善驼背。可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增强斜方肌和竖脊肌,通过平板支撑锻炼腹横肌。游泳特别是蛙泳和仰泳能均衡发展背部肌肉。瑜伽中的猫牛式、眼镜蛇式等动作可增加脊柱柔韧性。每日坚持15-20分钟针对性训练,注意循序渐进避免拉伤。

3、使用辅助工具

矫正带或姿势提醒器可作为短期辅助手段。弹性矫正带通过外力帮助打开肩部,但每日佩戴不超过2小时以免肌肉依赖。智能穿戴设备能振动提示驼背状态。选择支撑性好的床垫和低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保持脊柱中立位。学生可使用书包重量不超过体重10%的双肩包。

4、物理治疗

专业康复师指导的物理治疗能针对性改善驼背。手法治疗可松解紧张的胸大肌和胸小肌,电疗缓解肌肉疼痛。牵引治疗减轻椎间盘压力,脉冲电磁场治疗对骨质疏松相关驼背有帮助。治疗频率通常为每周2-3次,需配合家庭锻炼计划。中医推拿和针灸也可调节局部气血循环。

5、手术矫正

严重结构性驼背需考虑手术治疗。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适用于先天性脊柱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手术风险包括神经损伤和内置物松动,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手术适应证为Cobb角超过50度伴呼吸困难或进行性神经症状,需经骨科医生全面评估。

日常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避免单肩背包或手提过重物品,办公时可调整显示器与视线平齐。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建议每半年检查脊柱形态,中老年人可通过太极拳等温和运动维持脊柱柔韧性。若驼背伴随持续背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