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细菌性发烧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细菌性发烧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郭朝阳
郭朝阳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细菌性发热的四个阶段为前驱期、寒战期、高热期、退热期,临床表现为乏力畏寒到体温骤升再到逐步恢复的动态过程。

1、前驱期:

出现头痛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体温可能轻微升高,此时细菌毒素开始刺激体温调节中枢。

2、寒战期:

机体通过肌肉震颤产热,伴随明显畏寒、皮肤苍白,此阶段体温快速攀升至设定点。

3、高热期:

体温维持在39-41℃之间,皮肤潮红干燥,可能出现谵妄或脱水症状,与细菌持续释放致热原有关。

4、退热期:

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大量出汗后体温下降,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及感染灶清除情况。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水分摄入,采用物理降温辅助退热,若高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病毒性发烧咋办啊

病毒性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热、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病毒性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帮助降低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皮肤刺激。

2、补充水分:

多喝温水或淡盐水,防止脱水。适当饮用果汁补充维生素,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3、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退热药物。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4、就医治疗: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惊厥、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抗病毒药物或进行输液治疗。

患病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儿童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病情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