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可能与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控制、病因治疗、紧急护理等方式处理。
1、物理降温家长需立即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同时解开衣物散热,保持环境通风,体温降至38℃以下可降低抽搐风险。
2、药物控制医生可能开具地西泮注射液缓解急性发作,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退热。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3、病因治疗若由细菌性脑膜炎引起,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癫痫则需长期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前需完善脑电图、腰穿等检查明确病因。
4、紧急护理发作时家长应让孩子侧卧防止窒息,记录抽搐时间和表现,清理口腔分泌物。首次发作或持续超过5分钟须立即送医。
日常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期间保证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包裹。有惊厥史儿童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
小儿布洛芬栓一般建议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使用,实际使用时机需结合发热原因、患儿精神状态、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判断。
1. 体温标准布洛芬栓适用于中高热,通常建议腋温超过38.5摄氏度或耳温超过39摄氏度时使用,家长需避免在低热时过早用药。
2. 精神状态若患儿体温未达38.5摄氏度但出现明显不适、哭闹不安或进食困难,家长需及时就医评估而非自行用药。
3. 基础疾病有热性惊厥史、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家长需遵医嘱调整用药阈值,可能需在38摄氏度时提前干预。
4. 发热原因感染性发热可考虑药物退热,但中暑、脱水等非感染因素导致的体温升高需优先处理原发病因。
家长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期间保证患儿适量饮水,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若持续高热或伴随皮疹、抽搐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