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抠耳朵后耳朵痛怎么办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抠耳朵后耳朵痛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凤英
王凤英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抠耳朵后耳朵痛可通过清洁护理、冷敷、避免刺激、观察症状、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耳朵痛通常由耳道损伤、感染、耳垢堆积、异物刺激、耳膜穿孔等原因引起。
1、清洁护理:使用温水和无菌棉签轻轻清洁耳道外部,避免深入耳道以免加重损伤。保持耳道干燥,防止细菌滋生。清洁后可涂抹少量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每日2次,促进伤口愈合。
2、冷敷缓解: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轻轻敷在耳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3、避免刺激:避免使用耳机、耳塞等可能对耳道造成进一步刺激的物品。减少接触水,防止耳道潮湿加重感染。避免用力擤鼻涕,以免增加耳部压力。
4、观察症状:注意耳部疼痛是否伴有发热、听力下降、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观察耳道是否有红肿、流脓等感染迹象。
5、就医治疗:若疼痛持续或伴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3次,或使用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2次。必要时进行耳镜检查,排除耳膜穿孔等严重情况。
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小孩会流鼻血

小孩流鼻血可能由鼻腔干燥、外伤、鼻腔感染、过敏性鼻炎、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外伤、治疗感染、控制过敏、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鼻腔干燥: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或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鼻腔黏膜容易失去水分,导致血管脆性增加,轻微摩擦或擤鼻涕时易破裂出血。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加湿器保持鼻腔湿润,避免频繁擤鼻涕。 2、外伤:小孩活动时可能因摔倒、碰撞或挖鼻孔导致鼻腔黏膜受损出血。家长应教育孩子避免挖鼻孔,同时在剧烈运动时注意保护面部,必要时佩戴防护装备。 3、鼻腔感染:感冒、鼻炎等感染性疾病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血管扩张,容易破裂出血。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125mg/次,每日3次或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同时保持鼻腔清洁。 4、过敏性鼻炎: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刺激鼻腔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5mg/次,每日1次或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4μg/次,每日1次控制症状。 5、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反复流鼻血。若孩子频繁流鼻血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皮肤瘀斑、乏力等,应及时就医检查,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测,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 小孩流鼻血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让孩子坐直,头部稍向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止血,持续5-10分钟。若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如橙子、菠菜,增强血管弹性;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定期检查鼻腔健康,预防感染和过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