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心脏搭桥手术风险大吗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搭桥手术风险大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以桢
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脏搭桥手术风险程度因人而异,主要与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手术方式选择、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多数患者在规范操作下可安全完成手术,但存在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常见风险。

心脏搭桥手术是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常见方法,通过取患者自身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处建立旁路通道。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需要开胸或采用微创技术。术中风险包括麻醉意外、大出血、心肌损伤等,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肺部并发症或桥血管闭塞。高龄、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风险相对较高。

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围术期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死亡。术前评估会通过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检查全面衡量手术必要性,术中采用体外循环技术可降低部分风险。术后监护室密切监测能早期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建议术前严格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术后遵循医嘱进行呼吸训练和肢体活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逐步恢复有氧运动,定期复查桥血管通畅情况。出现胸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后血管瘤怎么消除

耳后血管瘤可通过激光治疗、手术切除、冷冻治疗、硬化剂注射、药物涂抹等方式消除。耳后血管瘤通常由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外伤、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 1、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消除耳后血管瘤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束作用于血管瘤组织,使其凝固坏死并逐渐吸收。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浅的血管瘤,治疗过程无创且恢复较快,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2、手术切除:对于较大或深层的血管瘤,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但可能留下疤痕,且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手术适用于对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 3、冷冻治疗:冷冻治疗利用液氮等冷冻剂使血管瘤组织冻结坏死,随后逐渐脱落。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血管瘤,治疗过程相对简单,但可能引起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轻微疼痛。 4、硬化剂注射:硬化剂注射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血管瘤内,使其血管闭塞并逐渐萎缩。常用的硬化剂包括聚桂醇、鱼肝油酸钠等。这种方法适用于中等大小的血管瘤,治疗过程需多次注射,效果较为持久。 5、药物涂抹:对于表浅的血管瘤,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凝胶或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雷帕霉素软膏进行涂抹治疗。这种方法适用于婴幼儿或不愿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但需长期坚持使用。 耳后血管瘤的消除方法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摩擦或挤压血管瘤部位。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促进皮肤修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