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抠掉牙结石后出现的牙洞通常无须填补,但需根据牙洞深度、是否暴露牙本质或牙髓等因素决定是否就医处理。主要影响因素有牙结石长期压迫程度、牙龈萎缩情况、龋齿风险、牙周健康状况。
1. 压迫程度:浅表牙结石脱落后一般仅遗留轻微凹陷,牙龈可自然修复;若结石长期压迫导致牙槽骨吸收,可能形成较深凹陷。
2. 牙龈萎缩:伴随牙龈退缩的牙结石清除后,暴露的牙根面可能出现敏感,需使用抗敏感牙膏并避免冷热刺激。
3. 龋齿风险:凹陷处易堆积菌斑,增加邻面龋概率,建议加强邻面清洁并使用含氟漱口水。
4. 牙周状况:若伴随牙周袋形成或牙齿松动,需进行牙周刮治等专业处理,防止继发感染。
日常应使用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接受口腔检查,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冷热敏感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