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缓解、饮食调整、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处理。该病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水疱及溃疡,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局部护理:家长需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液清洁口腔,每日重复进行3-4次,动作轻柔避免刺激溃疡面。可使用医用棉签蘸取康复新液局部涂抹。
2、药物缓解: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抗病毒,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病毒复制。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禁止自行使用糖皮质激素。
3、饮食调整:家长需准备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凉蜂蜜水,补充水分的同时保护黏膜。
4、预防继发感染:患儿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规范洗手,疱疹未结痂前应暂停入园。
患病期间建议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选择软毛儿童牙刷清洁牙齿。若出现持续高热、拒食或精神萎靡,须立即就医。
附着丧失超过5毫米属于重度牙周炎。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据附着丧失深度、牙槽骨吸收程度和探诊出血情况综合判断。
1、轻度牙周炎附着丧失1-2毫米,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1/3,可通过洁治和口腔卫生维护控制。
2、中度牙周炎附着丧失3-4毫米,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达根长1/3-1/2,需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
3、重度牙周炎附着丧失超过5毫米,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牙齿松动明显,可能伴随牙周脓肿,需牙周手术治疗。
4、晚期牙周炎附着丧失达7毫米以上,多数牙齿松动度达III度,牙槽骨广泛吸收,常需拔牙后进行修复治疗。
建议定期口腔检查,发现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及时就诊,日常使用巴氏刷牙法并配合牙线清洁牙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