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再次同房仍有怀孕概率。紧急避孕药仅对服药前72小时内的无保护性行为有效,无法预防后续性行为导致的妊娠。
1、药物时效限制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其避孕机制是延迟排卵,对服药后发生的性行为无保护作用。
2、排卵周期影响若女性在服药后进入新的排卵周期,此时同房可能因精子存活期长达5天而受孕。
建议采取常规避孕措施如避孕套,若存在多次无保护性行为或避孕失败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补救方案。
避孕药对胎儿的影响通常与药物成分、服用时间及剂量有关,可能增加胎儿畸形、发育迟缓等风险。
1、激素影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能干扰胎儿正常发育,尤其在妊娠早期服用时风险较高,建议孕前停用并咨询医生。
2、致畸风险:部分合成激素成分可能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或心血管畸形概率,需通过超声等产检严密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3、胎盘功能:药物可能影响胎盘血流供应,导致胎儿营养吸收不足,表现为低出生体重,需加强孕期营养评估与干预。
4、长期影响:少数研究提示宫内接触避孕药或与儿童期代谢异常相关,但证据尚不充分,建议出生后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
意外妊娠期间服用避孕药者应尽早就医评估,孕期避免自行用药,严格遵循产检计划以降低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