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新生儿黄疸高多数情况下无须住院,但病理性黄疸需住院治疗。黄疸处理方式主要有光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病因治疗。
1. 光疗蓝光照射是降低胆红素的主要方法,适用于胆红素水平接近干预值的情况。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及液体摄入量。
2. 药物治疗静脉注射白蛋白可结合游离胆红素,苯巴比妥可促进肝脏代谢功能。使用茵栀黄口服液等中药需谨慎评估。
3. 换血治疗当胆红素超过换血阈值或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需立即进行双倍量换血术。该操作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完成。
4. 病因治疗针对溶血性疾病需输注免疫球蛋白,感染性黄疸需抗感染治疗。胆道闭锁等外科疾病需手术干预。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家长需每日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胆红素水平。
儿童发热38.3℃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补液护理、观察伴随症状等方式处理。发热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疫苗接种反应、幼儿急疹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儿童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包裹过厚衣物。体温未超过38.5℃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
2、药物干预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发热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有关,常伴随咳嗽或腹泻症状。
3、补液护理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食温水、口服补液盐或米汤,预防脱水。发热期间儿童代谢加快,需维持电解质平衡。
4、症状观察家长需记录发热持续时间、精神反应及伴随症状。如出现持续高热、抽搐或皮疹,应立即就医排查肺炎、脑膜炎等疾病。
发热期间宜选择小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