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8个月孩子发烧39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热、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感染、疫苗接种、环境过热、脱水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环境温度保持25℃左右,减少衣物包裹。
2、补充水分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母乳或温水,观察排尿情况。脱水会加重发热,可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电解质紊乱。
3、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或小儿退热栓,严禁使用阿司匹林。
4、就医检查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皮疹、抽搐需及时就诊,排查幼儿急疹、流感、泌尿道感染等疾病。
家长应每2小时监测体温,避免捂热,发热期间暂停辅食添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岁孩子感冒、流鼻涕、咳嗽可通过保持室内湿度、补充水分、鼻腔清洁、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症状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过敏反应、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湿度: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有助于缓解鼻塞和咳嗽。建议家长每日清洁加湿器,防止霉菌滋生。
2、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蜂蜜水,帮助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家长需观察孩子排尿量,避免脱水。
3、清洁鼻腔:生理盐水滴鼻后轻柔吸出鼻分泌物,每日重复进行。家长操作前需洗手,避免损伤鼻黏膜。
4、药物干预:可能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痰鸣音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
避免接触冷空气及过敏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或果蔬泥。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