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新生儿肚脐脱落后局部鼓起可能由脐疝、脐肉芽肿、脐部感染、脐尿管未闭等原因引起,通常可通过观察护理、药物治疗或手术修复等方式处理。
1、脐疝腹压增高导致肠管从脐环突出形成包块,哭闹时明显。多数1-2岁自愈,家长需避免过度按压,可遵医嘱使用腹带加压包扎。
2、脐肉芽肿脐部创面过度增生形成红色肿物,可能伴随渗液。家长需保持局部干燥,医生可能建议硝酸银烧灼或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药物。
3、脐部感染细菌感染导致红肿渗脓,可能伴有发热。家长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4、脐尿管未闭胚胎期脐尿管残留导致脐部漏尿或囊肿。需超声确诊,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可配合使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
建议家长每日用医用酒精清洁脐周,避免纸尿裤摩擦,若鼓包持续增大或发红发热应及时就医。
小儿支气管炎多数可以治愈,治疗方式主要有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雾化吸入、生活护理等。
1. 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病毒感染通常无须特殊用药。
2. 止咳化痰痰液黏稠者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或愈创甘油醚糖浆,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3. 雾化吸入喘息明显时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家长需掌握正确雾化操作。
4. 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湿度50%-60%,少量多次喂温水,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家长需每日观察呼吸频率和体温变化。
患病期间建议进食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