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糖尿病足溃烂伴下肢硬胀可通过控制血糖、伤口清创、改善循环、抗感染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持续高血糖会延缓伤口愈合,需调整降糖方案。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药物,同时监测血糖变化。
2、伤口清创坏死组织需由专业医生清除,减少感染风险。清创后可能伴随渗液、疼痛,需配合使用银离子敷料、藻酸盐敷料等促进愈合。
3、改善循环下肢动脉硬化会导致局部缺血,表现为皮肤发凉、间歇性跛行。可遵医嘱使用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等血管扩张药物。
4、抗感染治疗溃烂创面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感染,表现为红肿化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呋辛、莫西沙星等抗生素。
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受压,穿着宽松鞋袜,发现皮肤破损及时就医处理。
非布司他服用一个月后血尿酸降幅因人而异,通常可降低30-100μmol/L,实际效果受到用药剂量、基础尿酸水平、饮食控制及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影响。
1、用药剂量常规剂量40mg/日降尿酸效果优于20mg/日,但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建议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2、基础尿酸水平初始血尿酸值超过600μmol/L者降幅更显著,轻度升高者可能降幅较小,治疗期间需配合低嘌呤饮食。
3、饮食控制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可增强药效,避免酒精、动物内脏及海鲜等食物,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ml以上。
4、个体代谢肝脏CYP2C9酶活性差异影响药物代谢速率,合并肥胖、代谢综合征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达到目标尿酸值。
治疗期间需每2-4周复查血尿酸,若出现关节疼痛加重可能为尿酸结晶溶解反应,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