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转氨酶升高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转氨酶升高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转氨酶升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原因引起。转氨酶升高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肝区不适等症状。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黄疸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病毒性肝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

2、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疾病,常见于肥胖、高脂血症人群。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等症状。治疗上可通过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方式改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保肝药物。

3、药物性肝损伤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等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发热、黄疸等症状。治疗上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遵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等保肝药物。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4、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患者可能出现肝区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上需严格戒酒,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腺苷蛋氨酸等药物。酒精性肝病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

5、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细胞导致的慢性炎症,多见于女性。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转氨酶升高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戒酒是重要措施,同时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如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肝脏健康也很重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有时候大便带血

大便带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痔疮、肛裂、肠道炎症、消化道溃疡以及结直肠癌等。痔疮是最常见的病因,通常与排便时用力过度或长期便秘有关,表现为鲜红色血液附着于大便表面或厕纸上。肛裂则由于肛门皮肤撕裂引起,伴随排便时剧烈疼痛和少量鲜血。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导致黏液血便和腹痛。消化道溃疡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引发黑便或柏油样便。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也是大便带血,通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体重下降。 1、痔疮:痔疮是由于肛门静脉曲张引起的,常见于长期便秘、久坐或妊娠期。治疗上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局部可使用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每日2-3次涂抹于患处。 2、肛裂:肛裂多因硬便通过肛门时撕裂皮肤所致,常伴随排便疼痛和少量鲜血。治疗建议保持大便软化,可通过多饮水、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等。局部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每日2次涂抹,促进裂口愈合。 3、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黏液血便和腹痛。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片,每次500mg,每日3次,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每日50mg。 4、消化道溃疡: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引发黑便或柏油样便,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关。治疗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胶囊,每日20mg,联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日1g,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5、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大便带血、排便习惯改变和体重下降。确诊后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或开腹结肠切除术,化疗药物常用氟尿嘧啶注射液,每平方米体表面积500mg,静脉滴注。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菠菜、苹果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适量运动如每天步行30分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