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梗和慢性心梗如何区分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心梗和慢性心梗如何区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郝盼盼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心肌梗死的区分主要依据发病时间、症状特点、病理改变及治疗方式,前者为突发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后者多为长期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纤维化。

1. 发病时间

急性心梗起病急骤,症状常在数分钟内达到高峰;慢性心梗病程超过3个月,多由稳定性心绞痛逐渐进展。

2. 症状特点

急性心梗表现为持续30分钟以上的压榨性胸痛伴冷汗;慢性心梗多为活动后胸闷,休息可缓解,偶有无症状者。

3. 病理改变

急性期可见心肌细胞凝固性坏死伴炎性浸润;慢性期主要为瘢痕组织形成,心肌细胞被纤维结缔组织替代。

4. 治疗方式

急性心梗需紧急溶栓或介入治疗;慢性心梗以药物控制为主,常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瑞舒伐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

出现持续性胸痛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诊慢性心梗患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戒烟限酒。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脏搭桥手术后有心包积液怎么办

心脏搭桥术后心包积液可通过密切监测、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术后炎症反应、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密切监测

术后早期少量积液多为炎症反应,需每日超声检查测量积液量变化,观察有无胸闷气促加重表现。暂无须特殊治疗,但需限制液体摄入量。

2、药物治疗

中量积液伴发热时可能与感染有关,表现为心前区疼痛、C反应蛋白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抗感染,呋塞米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布洛芬抗炎镇痛。

3、穿刺引流

大量积液导致心包填塞时,会出现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需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术,抽液后送检明确性质,必要时留置引流管。

4、手术干预

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积液可能与淋巴管损伤有关,表现为引流液呈乳糜状。需行心包开窗术或胸导管结扎术,术中需注意避免损伤膈神经。

术后需保持半卧位休息,每日记录尿量和体重变化,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避免剧烈咳嗽和突然体位改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