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牙齿矫正半年通常不建议取下矫治器,矫正周期主要受到牙齿移动速度、错颌畸形类型、年龄因素、矫治器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牙齿移动速度牙齿生理性移动每月约1毫米,复杂病例需要更长时间完成牙槽骨改建。
2、错颌畸形类型轻度拥挤可能需要6-12个月,严重骨性畸形往往需要2年以上治疗周期。
3、年龄因素青少年颌骨可塑性较强,矫正时间通常比成人缩短约三分之一。
4、矫治器类型传统托槽需要18-24个月,隐形矫治器疗程可能缩短至12-18个月。
建议严格遵循正畸医师制定的复诊计划,擅自中断治疗可能导致牙齿复发移位,日常需使用牙缝刷清洁托槽周围食物残渣。
洗牙后牙缝变大可能由牙结石清除、牙龈炎症消退、牙齿移位、牙周病加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牙周治疗、正畸干预、修复治疗等方式改善。
1. 牙结石清除长期堆积的牙结石占据牙缝空间,洗牙后结石被清除,原本被填满的缝隙暴露。无需特殊治疗,建议使用牙线清洁维持牙缝卫生。
2. 牙龈炎症消退牙龈肿胀时掩盖牙缝,洗牙后炎症消退导致牙龈回缩。可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药物控制炎症,促进牙龈恢复。
3. 牙齿移位牙结石长期压迫可能导致牙齿倾斜,洗牙后失去支撑出现缝隙。需正畸评估,必要时采用隐形矫治器或托槽矫正牙齿位置。
4. 牙周病加重可能与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有关,表现为牙齿松动伴黑三角。需进行龈下刮治等牙周治疗,严重者可考虑结缔组织移植术。
日常建议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龈,定期复查牙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