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腹水增多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利尿治疗、腹腔穿刺引流、病因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腹水通常由肝硬化、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结核性腹膜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
1、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需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钠潴留会加重水钠潴留,限制钠盐有助于减缓腹水生成。可选用低钠调味品如柠檬汁、香草替代食盐,同时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
2、利尿治疗
螺内酯片联合呋塞米片是常用利尿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钠重吸收促进水分排出,使用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顽固性腹水可考虑托伐普坦片等新型利尿剂。
3、腹腔穿刺引流
对于张力性腹水或呼吸困难者,需行治疗性腹腔穿刺术。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5升,术后需补充白蛋白注射液防止循环功能障碍。反复穿刺者可能需留置引流管。
4、病因治疗
肝硬化患者需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分散片,恶性肿瘤需化疗或靶向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应规范使用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心力衰竭患者需优化强心利尿方案。控制原发病是减少腹水复发的关键。
5、营养支持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1.2-1.5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粉等优质蛋白。合并肝性脑病时应暂时限制蛋白,补充支链氨基酸颗粒。同时需监测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
腹水患者需每日测量腹围及体重记录变化,保持半卧位减轻膈肌压迫。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坚硬食物损伤食管静脉。出现发热、腹痛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应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家属需协助记录24小时出入量。所有治疗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调整利尿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