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老是手脚使劲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老是手脚使劲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手脚频繁使劲可能由生理性肌张力高、浅睡眠周期活跃、胃肠胀气不适、低钙血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抚触按摩、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缓解。

1. 生理性肌张力高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四肢常呈屈曲状态。建议家长每日进行被动操训练,用掌心包裹婴儿手脚轻柔拉伸,避免强行掰直肢体。

2. 浅睡眠周期活跃

快速眼动睡眠期会出现面部抽动、四肢抖动等现象。家长需保持环境安静,用襁褓包裹增加安全感,睡眠周期转换时轻拍安抚。

3. 胃肠胀气不适

可能与喂养姿势不当、乳糖不耐受有关,表现为蹬腿、脸憋红。可选用防胀气奶瓶,喂奶后竖抱拍嗝,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

4. 低钙血症

维生素D缺乏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伴夜惊、多汗。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母乳喂养母亲应增加含钙食物摄入。

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发热、拒奶等异常症状,持续发作需儿科排除脑损伤等病理因素。日常可多进行皮肤接触安抚,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怎么治疗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胸腺切除术、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血浆置换。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常伴随发生,治疗需针对肿瘤和神经肌肉症状双重干预。

1、胸腺切除术

手术切除胸腺瘤是核心治疗手段,对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可改善症状。术前需评估肌无力严重程度,术后可能需短期呼吸支持。

2、胆碱酯酶抑制剂

溴吡斯的明可缓解肌无力症状,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增加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浓度。用药期间需监测唾液分泌和肠蠕动等副作用。

3、免疫调节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用于长期控制。治疗初期可能短暂加重肌无力症状。

4、血浆置换

快速清除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用于肌无力危象或术前准备。需配合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维持疗效。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肺功能和吞咽能力,避免使用加重肌无力的药物,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