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感冒在医学上主要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中医理论中确实存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分类。
1、风寒感冒多因受凉引起,表现为畏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可遵医嘱使用风寒感冒颗粒、荆防败毒散等中成药。
2、风热感冒常见于温热季节,症状为发热重、咽痛口渴,治疗可用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类药物。
3、普通感冒西医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鼻病毒等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可使用伪麻黄碱、氯苯那敏等缓解症状。
4、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导致,突发高热伴全身酸痛,需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感冒期间建议多饮温水,保持充足休息,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持续高烧40℃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支持、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高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中暑等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保持环境通风,减少衣物包裹促进散热。
2、药物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可用于退热,但需遵医嘱使用。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孕妇慎用布洛芬。
3、补液支持: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适量饮用鲜榨果汁补充电解质。
4、病因治疗: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糖皮质激素治疗。
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宜进食粥类等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