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新生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多数情况不严重,部分可自行闭合,少数需医疗干预。严重程度与导管粗细、是否合并其他畸形等因素相关。
1、生理性未闭早产儿因发育不成熟易出现暂时性导管未闭,通常表现为轻度心脏杂音,多数在出生后数月内自然闭合,无须特殊治疗。
2、血流动力学影响粗大导管可能导致肺血流量增加,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需超声心动图评估后使用布洛芬或吲哚美辛促进导管闭合。
3、合并心脏畸形若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复杂先心病,可能出现紫绀、发育迟缓,需外科手术结扎导管或介入封堵治疗,同时处理其他心脏畸形。
4、肺动脉高压风险长期未闭可能引发肺血管病变,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需尽早行导管封堵术,术后需定期监测肺动脉压力及心功能。
建议家长定期随访心脏超声,避免剧烈哭闹,喂养时少量多次,出现呼吸急促或体重不增应及时就医评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通过充足日照、膳食补充、维生素D制剂补充、定期监测等方式预防。该病主要由光照不足、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1、充足日照每日暴露面部和手臂于阳光下15-30分钟,紫外线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婴幼儿需在树荫或遮阳棚下进行。
2、膳食补充母乳喂养婴儿需补充维生素D制剂,幼儿及成人可多食用海鱼、蛋黄、强化乳制品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同时保证钙质摄入。
3、制剂补充高危人群如早产儿、纯母乳喂养儿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常用制剂包括维生素D3滴剂、维生素AD胶丸、胆维丁乳等。
4、定期监测孕期妇女、生长发育期儿童应定期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发现不足时及时调整补充方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中毒。
预防期间需注意维生素D与钙的协同补充,冬季或高纬度地区居民应增加制剂补充剂量,出现骨骼畸形等异常表现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