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粑粑酸臭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粑粑酸臭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大便酸臭可能由母乳成分变化、乳糖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母亲饮食、补充乳糖酶、益生菌干预、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

1、母乳成分变化:

母亲摄入过多高糖或高脂食物会使母乳成分改变,导致婴儿大便气味异常。建议母亲保持饮食清淡,减少洋葱大蒜等产气食物摄入。

2、乳糖不耐受:

婴儿肠道乳糖酶分泌不足时,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发酵产生酸臭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滴剂,或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

3、胃肠功能紊乱:

新生儿胃肠蠕动不协调可能导致食物滞留发酵,表现为大便酸臭伴奶瓣。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

4、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时除酸臭便外,常伴有发热、腹泻。需就医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家长需每日记录婴儿排便次数及性状,母乳喂养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发现大便带血丝或持续水样便应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耳朵肉丁原因

新生儿耳朵肉丁可能由遗传因素、局部刺激、皮脂腺囊肿、先天性耳前瘘管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耳廓或耳周出现小肉赘或硬结。

1、遗传因素

部分新生儿耳部肉丁与家族遗传相关,若父母有类似表现,孩子出现概率增高。建议家长观察肉丁是否伴随红肿或渗液,无需特殊处理,定期清洁即可。

2、局部刺激

胎儿期耳部受压或分娩时产道挤压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家长需避免揉搓或抓挠,保持耳部干燥,一般数月内可自行消退。

3、皮脂腺囊肿

可能与母体激素影响导致皮脂腺阻塞有关,表现为黄豆大小无痛性结节。合并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4、先天性耳前瘘管

胚胎发育异常形成的盲端管道,易继发感染。若出现红肿流脓,需就医行瘘管切除术,术前可能需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日常避免过度清洁或挤压肉丁,哺乳期母亲应减少辛辣饮食,发现肉丁增大或化脓需及时就诊小儿外科或皮肤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