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母亲糖尿病血压高怎么办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母亲糖尿病血压高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应该及时到正规公立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和心血管内科就诊检查,明确病情,由专科医生根据实际病情使用相应的降糖和降压药物以及对症等方法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配合医生治疗。要清淡、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饮食,注意调理和保养,定期复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身心疾病患者具有哪些特征

身心疾病患者通常具有心理与生理症状交织、社会功能受损、情绪调节障碍、躯体化反应突出、疾病认知偏差等特征。这类疾病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复杂互动,需通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综合干预。

1、心身症状交织

患者常同时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与头痛心悸等躯体症状,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心血管系统出现不明原因胸痛,皮肤科常见慢性荨麻疹或湿疹。症状严重程度与心理应激呈正相关,抗抑郁药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

2、社会功能受损

工作学习效率显著下降,人际交往意愿降低,部分出现回避行为。患者可能因频繁就医导致经济负担加重,家庭关系紧张。儿童患者可产生学校适应障碍,需家长配合进行渐进式暴露训练,必要时使用舍曲林分散片调节情绪。

3、情绪调节障碍

存在持续情绪低落或易激惹状态,伴随睡眠障碍与食欲改变。部分患者出现灾难化思维,对轻微躯体不适过度关注。临床常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配合正念训练,帮助重建情绪调节能力。

4、躯体化反应突出

心理冲突转化为躯体症状,如吞咽梗阻感、非癫痫性发作等转换障碍。疼痛障碍患者可能长期依赖布洛芬缓释胶囊,需逐步过渡到度洛西汀肠溶片等兼具镇痛抗抑郁药物。

5、疾病认知偏差

过度关注体检异常指标,反复更换医生寻求确诊,对阴性检查结果持怀疑态度。需通过医患同盟建立正确疾病观念,严重者可联用奥氮平口崩片改善疑病观念。

身心疾病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地中海饮食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建议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练习腹式呼吸放松训练。家属应避免过度关注躯体症状,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时须立即精神科就诊,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专科医生指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