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治疗方法?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治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皓圳
李皓圳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一、光照治疗。这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作用原理是通过蓝光照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吸收光线,发生氧化作用,形成结构异形体,可以不经过肾脏而直接从尿液或胆汁中排泄出去,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蓝光治疗适合病情不太严重的生理性黄疸,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的优点。二、药物治疗。药理作用是减少胆红素的毒性,对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有减少作用,加快胆红素的清除进程。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三、换血治疗。换血治疗一般用于光照治疗失败时。换血能有效降低胆红素,换出异常红细胞。但是换血对新生儿的体质要求比较高,因为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不然会发生不良反应。四、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寒冷损伤、高碳酸血症、缺氧、饥饿、感染等,防止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预防发生胆红素脑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拉肚子不喝奶是怎么回事

宝宝拉肚子不喝奶可能与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胃肠炎、食物过敏、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并干预。

1、喂养不当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过量喂养或奶粉冲调过浓可能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出现腹泻、拒奶。家长需按需喂养,避免强迫进食,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哺。若为配方奶喂养,应严格按比例调配,必要时更换低乳糖配方奶粉。

2、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是婴幼儿腹泻常见原因,因肠道黏膜受损导致乳糖酶分泌不足,表现为喝奶后腹胀、水样便。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颗粒。腹泻缓解后需逐步过渡回常规喂养。

3、胃肠炎

病毒性或细菌性胃肠炎会引起腹泻伴食欲下降,可能伴随发热、呕吐。需检测大便常规明确病原体,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家长需注意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Ⅲ需分次补充。

4、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导致腹泻、湿疹、拒奶等症状。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回避过敏原后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缓解过敏反应,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5、轮状病毒感染

秋冬季高发的轮状病毒肠炎常引起蛋花汤样水便,伴有呕吐和食欲减退。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预防脱水为主,可口服补液盐Ⅲ。若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需及时静脉补液。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体温变化,腹泻期间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配方奶喂养需注意器具消毒。若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血便、持续发热、嗜睡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逐步增加饮食量至正常水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