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泪道堵塞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刺激、外伤、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泪道冲洗、探通术、置管术、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方式治疗。
1、先天性发育异常新生儿鼻泪管下端残留膜未破裂导致,表现为出生后持续溢泪。建议家长每日按摩泪囊区,若3月龄未改善需就医行泪道探通术。
2、炎症刺激结膜炎或鼻窦炎蔓延引发泪道黏膜水肿,伴随眼部分泌物增多。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感染,配合热敷缓解。
3、外伤因素眼眶骨折或泪小管撕裂导致机械性阻塞,常伴局部淤血。需手术修复损伤部位,术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黏膜修复。
4、肿瘤压迫泪囊肿瘤或鼻腔占位性病变压迫泪道,可能出现血性分泌物。需CT明确病灶后行肿瘤切除术,必要时联合放射治疗。
日常避免揉眼,出现溢泪症状及时眼科就诊。先天性患儿家长应掌握正确按摩手法,定期复查评估泪道通畅情况。
过敏性结膜炎和角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等抗过敏及抗炎药物,严重时需联合人工泪液缓解症状。
1、抗组胺药物奥洛他定滴眼液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眼痒、红肿,适用于轻中度过敏性结膜炎。常见不良反应为短暂刺痛感,用药期间避免佩戴隐形眼镜。
2、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滴眼液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预防过敏反应发作,需提前2周使用。该药对急性发作症状控制效果较弱,建议作为季节性过敏的预防性用药。
3、糖皮质激素氟米龙滴眼液用于重度过敏性角膜炎伴角膜浸润时,需严格监测眼压变化。长期使用可能诱发青光眼或白内障,应在眼科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
4、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可冲洗过敏原并修复角膜上皮,配合冷敷能显著缓解异物感。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剂型以减少对眼表的二次刺激。
过敏性眼病发作期应避免揉眼,外出佩戴防护镜,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接触。症状持续48小时无改善或出现视力下降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