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宝宝发烧应该多穿衣服还是少穿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发烧应该多穿衣服还是少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宝宝发烧时通常需要根据体温变化调整衣物,体温上升期可适当增加衣物,退热期应减少衣物以帮助散热。

当宝宝处于体温上升期时,可能出现手脚冰凉、寒战等症状,此时适当增加衣物有助于缓解不适感。但需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可选用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体温稳定或进入退热期后,需减少衣物并保持环境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监测体温变化时,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每1-2小时测量一次。

若宝宝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摄氏度、精神萎靡、拒食或抽搐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发热期间应保持水分摄入,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也不要随意服用退热药,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等儿童专用退热药物。

日常需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和排尿量。发热期间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油腻或高糖饮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活动,室内保持适度湿度。若发热反复超过3天或伴随皮疹、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低渗性脱水早期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的原因

低渗性脱水早期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可能与血容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电解质紊乱、心脏功能受损、血管调节异常等因素有关。血容量减少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向细胞内转移,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心脏功能受损降低泵血能力,血管调节异常使外周阻力下降。 1、血容量减少: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以低渗液为主,血容量显著减少,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此时,心脏前负荷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容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治疗上需及时补充等渗液体,如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以恢复血容量。 2、血浆渗透压降低:低渗性脱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加重血容量不足。血浆渗透压降低还会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加重循环衰竭症状。治疗上需补充高渗液体,如3%氯化钠溶液,以提高血浆渗透压。 3、电解质紊乱:低渗性脱水常伴有钠离子丢失,导致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可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引起心律失常,降低心脏泵血功能,加重循环衰竭症状。治疗上需补充含钠液体,如林格氏液,以纠正电解质紊乱。 4、心脏功能受损:低渗性脱水导致血容量减少和电解质紊乱,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心脏前负荷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容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治疗上需使用强心药物,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以增强心肌收缩力。 5、血管调节异常:低渗性脱水时,血容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导致血管调节异常,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容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治疗上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间羟胺或去氧肾上腺素,以提高外周阻力。 低渗性脱水早期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长时间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导致体液丢失。饮食上可适当增加盐分摄入,如食用咸菜、酱油等。运动时注意适时补充运动饮料,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如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