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宝宝黄疸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哭闹,但若伴随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时可能出现异常哭闹。黄疸是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皮肤黏膜黄染现象,多数属于生理性过程。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此阶段宝宝通常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哭闹与健康新生儿无异。早产儿黄疸可能持续更久但同样较少引发异常哭闹。日常需保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注意观察黄疸范围是否局限在面部及躯干上部。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时,可能进展为病理性黄疸。若出现拒奶、嗜睡、肌张力增高伴尖锐哭闹,需警惕胆红素脑病。此类哭闹表现为音调高亢、难以安抚,可能伴随角弓反张或发热。溶血性疾病、败血症、胆道闭锁等原发病也会导致不适性哭闹,此时黄疸多进展迅速且蔓延至四肢手足。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黄疸变化,记录宝宝进食量及哭声特征。出现异常哭闹合并黄疸加重时,须立即就医检测经皮胆红素值。母乳喂养者无须停母乳,但需增加喂养频率至每日10-12次。避免自行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光照疗法需在医疗机构规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