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艾滋病毒可通过男性尿道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具、母婴垂直传播、破损黏膜接触感染源。
1、无保护性行为病毒可通过尿道黏膜微小破损进入血液循环,建议使用安全套阻断传播,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拉替拉韦进行阻断。
2、共用注射器具被污染的针具可能直接损伤尿道或周边组织,需杜绝毒品注射行为,接触不明来源器械后应及时检测。
3、母婴垂直传播分娩过程中婴儿尿道可能接触母体分泌物,孕期规范服用齐多夫定等抗病毒药物可将传播概率降至极低。
4、破损黏膜接触尿道黏膜炎症或外伤时接触含病毒体液风险增高,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接触可疑污染物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避免高危行为是预防关键,发生暴露后应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风险评估和阻断治疗,日常接触如握手、共用餐具不会传播病毒。
艾滋病6周检查阴性通常不需要复查,窗口期后检测结果可信度较高,但存在极少数延迟转阳情况。
1、窗口期因素现代检测技术6周可覆盖绝大多数感染者窗口期,三代试剂检测抗体阴性基本可排除感染。
2、高危行为评估需结合具体暴露方式判断,无体液交换的接触无须复查,存在输血或针刺伤等高风险暴露建议12周复检。
3、检测方法差异核酸检检测2-3周即可检出,抗体检测需3-4周,6周阴性后使用不同方法复检意义有限。
4、免疫功能异常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延迟产生抗体,但6周阴性后转阳概率极低,无须常规复查。
保持安全性行为是根本预防措施,若持续焦虑可3个月后复检,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