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艾滋病感染后可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前期和艾滋病期四个发展阶段。
1、急性感染期感染后2-4周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如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血液中可检测到HIV病毒和高水平病毒核酸。
2、无症状期持续时间可达8-10年,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具有传染性,CD4+T淋巴细胞数量缓慢下降。
3、艾滋病前期CD4+T细胞降至200-500个/μL,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反复感染等临床症状。
4、艾滋病期CD4+T细胞低于200个/μL,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等。
艾滋病患者应定期监测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
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
1、性接触传播无保护性行为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毒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交换传播。建议使用安全套并避免高危性行为。
2、血液传播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可能导致感染。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规范,避免重复使用医疗器械。
3、母婴传播感染孕妇可能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哺乳将病毒传给胎儿。孕期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概率。
4、医源性传播不规范医疗操作如器官移植、牙科治疗等可能造成传播。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守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