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多数情况下腺样体肥大无须手术,症状较轻时可通过药物治疗或保守观察处理。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阻塞程度、并发症及保守治疗效果。
1. 保守治疗轻度肥大伴鼻塞或打鼾可先尝试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口服孟鲁司特钠等药物控制炎症,同时加强鼻腔冲洗护理。
2. 手术指征若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反复中耳炎或颌面发育异常,可能与腺样体过度增生阻塞后鼻孔有关,通常需行腺样体切除术。
3. 评估标准通过鼻咽镜或影像学检查确认腺样体阻塞后鼻孔超过70%,或伴随腺样体面容等体征时建议手术干预。
4. 术后护理术后需监测出血风险,短期避免剧烈运动,配合低温流质饮食促进创面愈合。
日常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肥大的诱发因素,定期复查评估气道通畅度。
儿童发热39.5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病因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5摄氏度左右,减少衣物覆盖,每30分钟复测体温。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退热栓剂。发热可能与病毒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有关,常伴寒战、食欲不振,禁用阿司匹林。
3、补液护理:建议家长每15分钟喂食少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脱水可能加重发热,需警惕热性惊厥风险。
4、病因治疗:持续高热需排查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可能与细菌感染、川崎病有关,表现为咳嗽、皮疹等症状,需血常规等检查后针对性用药。
发热期间宜进食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体温超过40摄氏度或伴随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