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小孩连续几天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力损伤、过敏性鼻炎、血小板减少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出血频率并记录伴随症状。
1. 鼻腔干燥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或空调房内湿度不足易导致鼻黏膜皲裂出血。家长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孩子抠挖鼻孔,卧室放置加湿器保持湿度。
2. 外力损伤儿童玩耍时碰撞鼻部或频繁抠鼻可能损伤黏膜血管。家长需检查孩子指甲长度,教育其改正不良习惯,若出血可压迫鼻翼止血。
3. 过敏性鼻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会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常伴打喷嚏、鼻塞,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4. 血小板减少血液系统疾病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凝血异常,需警惕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伴随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查血常规,必要时使用维生素K1、氨甲环酸等药物。
日常可增加猕猴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避免剧烈运动撞击鼻部,反复出血或单次出血超过20分钟需耳鼻喉科就诊。
游泳后耳朵不舒服可能由外耳道进水、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耳道、抗感染治疗、鼓膜修复等方式缓解。
1. 外耳道进水游泳时水进入外耳道导致闷胀感,可用干净棉签吸干水分或单脚跳排出。避免自行掏挖,防止损伤耳道皮肤。
2. 耵聍栓塞耳垢遇水膨胀堵塞耳道引发胀痛,需由医生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日常避免频繁掏耳,耳垢较多者可定期清理。
3. 外耳道炎与水中的细菌感染有关,表现为耳痛、瘙痒伴分泌物。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发病与耳道皮肤破损、水质污染有关。
4. 中耳炎呛水后细菌经咽鼓管入侵中耳,出现耳闷、听力下降伴发热。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炎,鼓膜穿孔者需手术修复。常见于感冒期游泳或潜水姿势不当者。
游泳后出现持续耳痛、流脓或发热应及时就诊,日常选择水质达标场所游泳,佩戴专用耳塞预防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