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疝气微创手术插引流管何时拔出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疝气微创手术插引流管何时拔出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疝气微创手术后引流管通常在1-3天拔除,具体时间需根据引流液量、颜色及患者恢复情况综合评估。

疝气微创手术中放置引流管的主要目的是排出创面渗液,减少感染风险。术后24小时内引流液多为淡血性液体,量在20-50毫升属于正常范围。若引流液逐渐转为清亮且每日少于10毫升,同时患者无发热、切口无红肿等感染征象,可在术后24-48小时拔管。对于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或术中出血较多的患者,拔管时间可能延长至72小时。拔管前需确认引流管无堵塞,拔除时需严格消毒并按压穿刺点预防出血。

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受压。每日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若出现鲜红色液体超过100毫升、脓性分泌物或突然停止引流伴发热,需立即联系医生。拔管后需观察穿刺点有无渗液或血肿,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术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腹压增高导致疝复发。饮食上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切口愈合,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怎么办

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可通过定期随访观察、药物治疗、内镜介入治疗、胆管重建手术、肝移植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胆管发育异常、胰胆管合流异常、胆道感染、遗传因素、围产期损伤等原因引起。

1、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无症状或轻度扩张患儿,建议每3-6个月进行超声监测。随访期间需关注黄疸、陶土样便、腹部包块等表现,若出现发热、腹痛需立即就医。日常应避免高脂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

2、药物治疗

合并胆管炎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胆汁淤积患儿可能需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禁止自行使用解痉药物掩盖腹痛症状。

3、内镜介入治疗

存在胆管狭窄时可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放置支架,术后需预防胰腺炎并发症。该方式适用于局限性肝外胆管扩张,操作前需通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评估解剖结构。治疗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复发迹象。

4、胆管重建手术

囊肿型扩张多需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手术时机建议在1-3岁间。术前需评估是否合并肝纤维化,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狭窄、反流性胆管炎等并发症。需终身随访胆汁淤积及门脉高压相关指标。

5、肝移植

终末期肝硬化或癌变患儿需考虑肝移植,手术难度与胆管解剖变异程度相关。移植前需控制胆管感染,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5年生存率与术前肝功能储备密切相关。

患儿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限制动物脂肪,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家长应学会识别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异常,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建议每半年进行肝功能、凝血功能、腹部超声等系统评估,合并门脉高压者需预防消化道出血。术后患儿需特别注意切口护理,出现持续发热或胆汁引流异常需及时返院复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