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拔完牙牙洞有白色东西可能是正常愈合过程中的纤维蛋白渗出物或食物残渣,也可能是感染引起的脓液或坏死组织。常见原因包括凝血块分解、局部炎症反应、食物嵌塞或干槽症等。
1、纤维蛋白渗出物
拔牙后牙槽窝内会形成凝血块,随着愈合过程,凝血块逐渐被纤维蛋白网替代,形成白色或淡黄色膜状物。这是正常组织修复的表现,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用力漱口或触碰伤口即可。
2、食物残渣堆积
进食后食物残渣可能滞留于牙洞凹陷处,尤其是米饭、面包等软质食物。可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但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清理。建议术后24小时后开始进食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
3、局部炎症反应
拔牙创口周围牙龈可能出现轻度炎症,伴随白色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或局部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若伴有明显疼痛肿胀,需考虑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4、干槽症早期表现
凝血块脱落导致的牙槽骨暴露可呈现灰白色,伴随剧烈疼痛和腐臭味。需及时就医进行牙槽窝清创,医生可能放置碘仿纱条并开具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配合使用甲硝唑口颊片控制感染。
5、坏死组织或脓液
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立即进行创面引流,必要时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同时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术后需定期复查直至愈合。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卫生,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后可轻柔刷牙。饮食选择温凉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白色分泌物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疼痛加重、口臭、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吸烟饮酒,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