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三种类型。
1、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女性,由盆底肌松弛导致,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
2、急迫性尿失禁:与膀胱过度活动有关,表现为尿急后无法控制排尿。
3、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症状,需综合评估治疗。
建议出现尿失禁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盆底肌训练或药物等方式改善症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尿液呈红褐色可能由饮食因素、药物影响、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1. 饮食因素食用红心火龙果、甜菜等含天然色素的食物可能导致尿液暂时性变色,无须特殊处理,停止食用后颜色可恢复正常。
2. 药物影响服用利福平、甲硝唑或含大黄成分的中成药可能引起尿液红褐色改变,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3. 尿路感染可能与细菌侵入尿路上皮有关,常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4. 肾小球肾炎多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可能出现水肿和高血压,需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他克莫司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15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后尿液浓缩,若持续出现血尿需立即完善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