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1.2cm最快的排出方法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输尿管结石1.2cm最快的排出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烈
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输尿管结石1.2厘米的排出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结石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治疗适用于较小的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中等大小的结石,而较大的结石通常需要经皮肾镜取石术来处理。
1、药物治疗:这种方法适合于病情较轻、结石较小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排石颗粒等药物可以帮助促进结石的排出。药物通过放松输尿管平滑肌和增加尿液流量,帮助结石顺利排出。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确保结石已经排出。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体外产生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块,使其更容易通过尿道排出。这个过程通常在医院进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过,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多饮水,以帮助碎石排出体外。
3、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于较大的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个有效的选择。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皮肤的小切口,将内窥镜插入肾脏或输尿管中,直接取出结石。这种方法适用于结石较大或位置特殊的情况,术后恢复较快,但需要在医院进行,并由专业医生操作。
在处理输尿管结石时,除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也非常重要。建议患者多饮水,保持尿液稀释,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过多的肉类和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甜菜等。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结石的排出,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通过综合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更快地摆脱输尿管结石的困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硬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肾硬化可能由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炎、遗传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血管介入治疗、肾移植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1、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表现为夜尿增多、蛋白尿。治疗需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同时限制钠盐摄入。血压达标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2、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期肌酐升高。除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外,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3、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缺血性萎缩,常见于老年人,伴有下肢动脉斑块。确诊需肾动脉造影,轻症可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重度狭窄需球囊扩张术改善血流。

4、慢性肾炎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硬化,表现为血尿、水肿。病理分型决定治疗方案,膜性肾病可选用他克莫司胶囊,IgA肾病需配合泼尼松片治疗。活检是确诊金标准。

5、遗传性肾病

多囊肾等遗传疾病导致肾实质逐渐被囊肿取代,伴随腰痛、高血压。目前无特效药物,托伐普坦片可减缓囊肿增长,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直系亲属应进行基因筛查。

肾硬化患者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月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出现乏力、恶心等尿毒症症状需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低于130/80mmHg。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