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洗牙后牙齿松怎么办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洗牙后牙齿松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洗牙后牙齿松动可通过牙周固定术、调整咬合习惯、补充钙质、使用抗炎药物、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洗牙后牙齿松动可能与牙结石清除后暂时性不适、牙周炎、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咬合创伤等因素有关。

1、牙周固定术

对于中重度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可考虑使用牙周夹板或纤维带固定。牙周固定术能通过机械性连接分散咬合力,减少松动牙的位移。治疗前需配合龈下刮治术清除残留菌斑,术后需避免咀嚼硬物。常见适应证包括二度以上松动伴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三分之一的情况。

2、调整咬合习惯

单侧咀嚼、夜磨牙等异常咬合习惯会加重牙齿松动。建议使用咬合垫缓解夜间磨牙压力,通过调磨过高牙尖改善咬合关系。日常应避免用前牙啃咬硬物,进食时注意双侧交替使用。长期咬合创伤可能导致牙周膜增宽,出现叩诊不适或冷热敏感等症状。

3、补充钙质

适量增加乳制品、豆制品等富钙食物摄入,有助于维持牙槽骨密度。成人每日钙需求量为800毫克,可配合维生素D3促进吸收。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碳酸钙D3片或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但须警惕过量补钙导致血管钙化风险。

4、使用抗炎药物

急性炎症期可短期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或局部涂抹丁硼乳膏。全身用药可选择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厌氧菌感染,但需注意胃肠道反应。伴有明显牙龈出血时,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再生,使用周期不宜超过两周。

5、定期复查

建议每3-6个月进行牙周探诊检查,通过牙周维护治疗清除新生菌斑。使用牙线及间隙刷清洁牙缝,刷牙时采用巴氏法避免横向用力。对于持续松动的牙齿,需拍摄X线片评估牙槽骨状况,必要时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洗牙后短期内轻微松动属正常现象,通常1-2周可自行恢复。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及含氟牙膏,避免吸烟及过量摄入碳酸饮料。若伴随牙龈化脓、牙齿移位或咬合疼痛加重,需及时就诊排除根尖周病变。长期维护口腔卫生是预防牙齿松动的关键,建议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孕妇牙痛吃什么药

孕妇牙痛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孕妇牙痛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口腔卫生不良、龋齿、牙龈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齿敏感、牙龈肿胀、疼痛等症状。 1、调整饮食:孕妇牙痛时,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如冰饮、辣椒等。建议选择温软食物,如粥、蒸蛋等,减少对牙齿的刺激。同时,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牙龈健康。 2、局部护理:使用温盐水漱口,每日2-3次,可缓解牙龈炎症。盐水具有杀菌作用,能减轻牙龈肿胀和疼痛。可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用力过度损伤牙龈。 3、冷敷缓解:将冰袋或冷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0-15分钟,可暂时缓解牙痛。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炎症和肿胀,但需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4、药物使用:在医生指导下,孕妇可使用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每日不超过4次缓解疼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必要时,可使用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凝胶适量涂抹于疼痛部位缓解不适。 5、口腔检查:孕妇牙痛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治疗,如清洁牙结石、填充龋齿等,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孕期口腔健康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定期检查有助于预防口腔问题。 孕妇牙痛时,建议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日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鱼类,有助于牙齿健康。适量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若牙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