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手足口病消退时可能会出现掉皮现象,通常与疱疹愈合过程有关。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或皮疹,疱疹结痂脱落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脱屑。
手足口病的皮疹在恢复期会经历疱疹干燥、结痂和脱落的过程。部分患儿疱疹消退后,原先长疱疹的皮肤可能出现轻微脱皮,属于正常现象。脱皮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轻微发红,表层角质脱落,无疼痛或瘙痒感,1-2周内可自行恢复。家长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孩子抓挠,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少数情况下,若脱皮面积较大或伴随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可能与继发细菌感染或过敏反应有关。此时脱皮部位可能出现明显疼痛、瘙痒或渗出液体,需及时就医排查。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抗感染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或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
手足口病恢复期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家长可给孩子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若脱皮持续不愈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日常注意勤洗手、消毒玩具等物品,防止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