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什么病会导致掉头发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病会导致掉头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掉头发可能与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甲状腺功能异常、营养不良、头癣等疾病有关。雄激素性脱发多与遗传因素相关,斑秃常因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可扰乱毛囊生长周期,营养不良会减少毛囊营养供给,头癣则由真菌感染引起。

1、雄激素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主要与遗传和雄激素水平升高有关,表现为前额发际线后移或头顶头发稀疏。男性多见“M”型脱发,女性多为头顶头发变薄。可能与毛囊对二氢睾酮敏感导致毛囊萎缩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米诺地尔酊、非那雄胺片、螺内酯片等药物延缓脱发进程。

2、斑秃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常见圆形或椭圆形脱发斑,可能与自身免疫攻击毛囊有关。部分患者伴随白癜风或甲状腺疾病。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卤米松乳膏、复方甘草酸苷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控制炎症。

3、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导致头发干燥易断、弥漫性脱发。甲状腺激素参与毛囊代谢周期调控,异常时会使生长期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甲亢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甲减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

4、营养不良

长期缺乏蛋白质、铁、锌、维生素D等营养素会导致头发稀疏、脆弱易断。缺铁性贫血时毛囊供氧不足,蛋白质缺乏影响角蛋白合成。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摄入,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

5、头癣

头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头皮红斑、鳞屑伴断发或脱发,严重时可形成脓癣。儿童多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需真菌镜检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伊曲康唑胶囊、复方酮康唑洗剂等抗真菌治疗,避免搔抓传染。

日常需避免过度烫染、牵拉头发,选择温和洗发产品,梳头时动作轻柔。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精神压力,均衡摄入富含优质蛋白、B族维生素的食物。若脱发量每日超过100根或持续加重,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强效防脱产品,以免加重毛囊损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荨麻疹不痒但是反复起红斑怎么办

荨麻疹不痒但反复起红斑可通过避免诱发因素、冷敷缓解、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感染、物理刺激、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倾向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发因素

反复出现的荨麻疹红斑可能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常见诱发因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某些食物如海鲜或坚果。建议记录每日饮食与环境接触物,帮助识别潜在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材质寝具。部分患者对冷热刺激敏感,需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

2、冷敷缓解

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红斑程度。将干净毛巾浸入4-10℃冷水中拧干,轻柔敷于红斑处5-10分钟。每日可重复3-4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冷敷后涂抹无刺激保湿霜,防止皮肤干燥。这种方法适用于红斑面积较小且无破溃的情况,能暂时缓解血管扩张状态。

3、外用药物

局部可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凝胶等药物。炉甘石洗剂能收敛止痒,适合大面积红斑;激素类药膏可减轻炎症反应,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用药前清洁患处,薄层涂抹后轻揉至吸收。若出现皮肤灼热感或脱屑应停用,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局部免疫反应发挥作用。

4、口服药物

顽固性荨麻疹需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嗜睡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服用。症状严重时可短期联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或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起效,需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

5、免疫调节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这类药物靶向阻断IgE抗体,需在医院皮下注射。中医调理可采用玉屏风散加减,含黄芪、白术等成分。调节免疫期间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D。免疫功能异常是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核心机制,调节过程通常需要3-6个月。

日常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刺激皮肤。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不使用碱性沐浴产品。饮食宜清淡,暂忌辛辣、酒精等可能加重血管扩张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若红斑持续超过6周或伴随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系统性疾病的可能。慢性荨麻疹患者可定期复查血常规与免疫指标,监测病情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