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尿肌酐高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肌酐高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肌酐高可能与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横纹肌溶解症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血液透析、原发病治疗等方式干预。

1、剧烈运动

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肌肉代谢加速,肌酸分解产生肌酐增多。这种情况通常伴随肌肉酸痛、尿液颜色加深,无须特殊治疗,休息1-3天后指标可恢复正常。建议运动前后充分热身和拉伸,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

2、高蛋白饮食

长期摄入过量肉类、蛋白粉等富含肌酸的食物,会增加肌酐生成量。可能伴随口臭、便秘等症状,通过减少每日蛋白摄入量至每公斤体重1-1.2克,增加蔬菜水果比例,2-4周后指标多可改善。肾功能正常者一般无须用药。

3、急性肾损伤

肾小球滤过功能急性下降时,肌酐排泄受阻会导致数值升高。常见于严重感染、脱水或药物中毒,多合并少尿、水肿。需及时静脉补液,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呋塞米注射液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4、慢性肾病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时,肌酐持续蓄积。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皮肤瘙痒,需长期服用尿毒清颗粒、复方α-酮酸片等药物控制病情,配合低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肾小球滤过率,终末期需考虑腹膜透析或肾移植。

5、横纹肌溶解症

肌肉组织大量坏死会释放大量肌酐入血,常见于挤压伤、中暑或他汀类药物副作用。典型表现为酱油色尿、肌肉剧痛,需紧急静脉水化,严重时需采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必要时行血浆置换术。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控制动物蛋白摄入量。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指标,发现数值异常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水肿、尿量改变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以减轻肾脏负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血压肾病感冒发烧肌酐会升高么

高血压肾病患者感冒发烧时肌酐可能会升高。感冒发烧可能导致身体脱水、感染加重肾脏负担或引发急性肾损伤,进而引起肌酐水平波动。

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已存在损伤,感冒发烧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加速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热导致水分蒸发增多,若未及时补充水分,血容量减少会使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排泄受阻。同时,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或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加重肾小球病变。部分患者因发热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进一步减少肾脏血流。

少数情况下,严重感染可能诱发脓毒血症或急性肾小管坏死,造成肌酐短期内急剧上升。此时多伴随少尿、水肿等症状,需警惕肾功能急剧恶化。部分患者存在基础肾功能严重减退,轻微感染即可导致肌酐显著波动,甚至需要血液透析干预。

高血压肾病患者出现感冒发烧时应密切监测尿量及肌酐值,避免自行使用肾毒性药物。建议每日测量血压,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限制钠盐及高钾食物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缺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