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输尿管结石周围为什么会有肉芽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输尿管结石周围为什么会有肉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输尿管结石周围出现肉芽组织通常与结石长期刺激、继发感染或炎症反应有关。输尿管结石可能引起局部黏膜损伤,导致组织增生形成肉芽,常见原因有机械摩擦、细菌感染、尿液滞留刺激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病情进展。

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可能反复摩擦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这种慢性刺激会激活免疫系统,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毛细血管增生,最终形成肉芽组织。典型表现为结石周围出现粉红色颗粒状增生,可能伴随血尿或排尿疼痛。此时需通过超声或CT检查评估结石位置及肉芽范围。

若结石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可能引发细菌滋生和感染。大肠杆菌等病原体侵袭黏膜后,会诱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释放,促使肉芽组织包裹结石。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脓尿等感染征象,需进行尿培养检查。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先控制感染,再处理结石和肉芽组织。

长期存在的结石可能引起局部免疫异常反应,导致肉芽肿性炎。异物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聚集形成特殊结构,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可能影响后续治疗。无论何种机制形成的肉芽,均可能加重尿路梗阻或增加手术难度,需由泌尿外科医生评估后决定采用药物消炎、输尿管镜碎石或开放手术等处理方式。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等。出现腰腹部绞痛、血尿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伴有肾积水时更需积极治疗。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预防结石复发和肉芽组织再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积水能引起肾衰竭吗?

肾积水可能引起肾衰竭。肾积水通常由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滞留,长期未治疗可能造成肾脏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尿路梗阻是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可能由结石、肿瘤或先天性畸形等因素引起。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会导致肾盂和肾盏扩张,肾脏实质受到压迫。早期肾积水可能仅表现为腰部胀痛或排尿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轻度肾积水通过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多可恢复,但长期严重积水会导致肾单位不可逆损伤。

少数情况下急性完全性尿路梗阻可在较短时间内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双侧尿路同时发生严重梗阻时,肾脏无法代偿,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肾衰竭。某些特殊病因如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梗阻往往进展隐匿,发现时已存在明显肾功能损害。先天性尿路畸形患者若未及时干预,肾积水可能持续多年后导致慢性肾衰竭。

出现肾积水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超声、CT等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梗阻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碎石取石、支架置入或手术矫正等。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避免发展为肾衰竭。日常应注意观察排尿情况,保持适量饮水,但肾功能已受损者需控制液体摄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